教師教學能力大角逐 | ||||||||
——記常高藝教師參加常州市職業(yè)學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初賽 | ||||||||
|
||||||||
2019年3月29-30日,,常州市職業(yè)學校教師教學能力初賽拉開了帷幕。常州藝術高等職業(yè)學校公共基礎部語文備課組周恬逸老師,、播音教研室夏成晨老師,、環(huán)藝教研室高瀟瀟老師、服裝教研室宋彥瑩老師參加了比賽,,學校兩系一部的十六名教師在教務處史沖處長的帶領下觀摩了比賽,。 各所職業(yè)院校的參賽教師展示了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教學的新變化,。他們本著以生為本的理念,,教學設計中合理、充分地運用了信息技術和數字資源,。各種教學資源的學習平臺幫助教師實現(xiàn)了教學從課堂拓展至課前資源平臺上學習任務包的領取,,延伸到課后學生作業(yè)的反饋評價等,教學突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,。各種教學信息平臺的互動游戲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,。VR技術的運用將抽象的教學語言變得具象和直觀,也使教學突破了地域的限制,,例如可以讓學生直接進入世界名畫廊,,向大師學配色,也可以讓學生三維立體的游覽祖國山河,,去感受中國畫的取景之道,。在選手的說課中,,微課、超星教學平臺,、美篇制作短視頻,、微信群,泛雅平臺等各種信息化的術語和手段層出不窮,,展現(xiàn)了新時代教師教學的新面貌和新變化,。 我校的周恬逸老師以《咬文嚼字》為課題,緊扣主題,,還語文課堂語言的魅力,,并恰到好處地應用了摩登、微信等信息化教育平臺和云桌面等教學輔助設備,,展現(xiàn)了把握教材,、處理教材的能力;高瀟瀟老師選材緊扣生活,,結合熱點電視劇《知否,、知否,應知綠肥紅瘦》,,整合國內外相關教材談宋代室內陳設裝置藝術,,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;夏成晨老師利用學生播音專業(yè)的優(yōu)勢將課堂還給學生,,將課堂變成一場PK賽,,教學過程新穎,極大地激發(fā)學生學習的主動性,,再利用課后平臺上連線名家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線上指導,,使學生內化了學習內容;宋彥瑩老師將課堂模擬為服裝企業(yè)的工作室,,讓學生在模擬仿真環(huán)境下結合專業(yè)特色,,整合信息化手段巧妙化解了教學的難點。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(fā)展,,將各種新穎的信息化教學手段運用到課堂教學是勢在必行的趨勢,,本次比賽是老師們在信息化背景下對教學改革的探索和實踐。(陳黎琰 史沖) |